孩子有分離焦慮症怎麼辦?0歲到上幼兒園的實用對策整理(親子天下文章分享)

寶寶一發現你不在視線內就哭鬧,這是分離焦慮症嗎?分離焦慮症的嬰兒有哪些症狀?寶寶分離焦慮會改善嗎?到了2歲、3歲還是分離焦慮怎麼辦?幼兒園分離焦慮如何應對?親子天下整理了教養專家對於分離焦慮症的建議,讓你跟孩子建立有點黏又不太黏的健康關係!

分離焦慮是什麼?寶寶分離焦慮症狀與原因解析

所謂的分離焦慮(英文: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, SAD),指的是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時出現的過度擔心、焦慮症狀。

衛生福利部《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-家長照顧者手冊-0-6歲適用》指出,分離焦慮是寶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情緒,當寶寶了解照顧者只是暫時離開,分離焦慮就會慢慢降低;相反地,當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離開毫無反應時,照顧者也最好注意觀察寶寶是不是有其他的問題。

為什麼寶寶會有分離焦慮?〈0~3歲  孩子黏TT,分離焦慮作祟〉解釋,當寶寶開始會認人,卻還沒有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,就會認為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就消失不見了、不會再回來,寶寶面對的恐懼會讓他產生不安、被遺棄的感受,因此會哭鬧黏人,固執要求主要照顧者留在身邊。

另外,當寶寶與主要照顧者的相處過於親密,也會讓寶寶格外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分離;如果主要照顧者對孩子過於保護、寵愛,因而減少了寶寶與他人的互動,也有可能讓寶寶在獨處或適應新環境等方面較有困難。

搞定3大狀況 克服寶寶分離焦慮〉則解釋,寶寶的分離焦慮不是突如其來,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,主要照顧者換人或探索外在環境感到挫敗卻無法以言語表達,都可能蘊釀出寶寶的分離焦慮。

如果能應對合宜,給予適當安撫,讓寶寶得到安全感,就能建立好的依附關係;反之如果突然斷奶、刻意不抱寶寶、以負面言語斥責、硬是讓寶寶留在不熟悉的家人或保母身邊,往往會讓寶寶在長大後也有嚴重的分離焦慮。

分離焦慮在長大之後會自己好嗎?

很多媽媽會發現,自己只要一離開寶寶身邊,寶寶就開始哭鬧不休,嚴重時連去上廁所、洗澡的時間都沒有,或是自己只要一做出拿包包、換衣服等準備外出的行為,寶寶都會明顯表現出緊張不安,讓人好心疼。

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,曾於〈分離焦慮症——我想永遠待在育兒袋〉提到,寶寶的分離焦慮屬於正常發展,一般寶寶在10-18個月大時看不到主要照顧者會出現不安、哭泣現象,通常到3歲左右會了解到分離是暫時現象。

但也有些幼兒、少年時期的分離焦慮症,會變為慢性症狀,分離焦慮症患者可能會在和依附對象分離時,過度擔心依附對象可能受傷或死亡,或是害怕和依附對象分離而拒絕上學,並有哭泣、睡眠障礙等症狀。

嬰兒分離焦慮的常見狀況與改善對策:絕對不要偷偷離開

寶寶出現分離焦慮,該怎麼辦?〉不少專家都叮嚀,面對分離焦慮的寶寶,絕對不要偷偷離開,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「孕產婦關懷網站:寶寶篇(1歲9-10週)」指出,偷偷離開會讓寶寶對主要照顧者失去信任,因此如果需要出門,離開時一定要用溫和語氣說Bye bye,平時如果要去泡奶或上廁所,可以讓寶寶隨時聽到自己的聲音,並且給寶寶最愛且熟悉的毛毯或布偶,增加安全感。

如果要將寶寶託付給其他人,最好是寶寶已經很熟悉的人,例如一起居住、經常見面的親人等,寶寶會適應得比較快,如果需要託負給保母、朋友等新的照顧者,也要預留讓寶寶和他們熟悉的時間,而在這段過渡期,寶寶也需要有你的陪同。

寶寶出現分離焦慮,該怎麼辦?〉文中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建議,重點在於對自己的暫時離開、新的照顧者都表現出正面態度,並且一出門就不再十八相送,但是對於自己告訴寶寶「馬上就會回來」必須謹守承諾,久了之後寶寶就會明白你真的只是暫時離開。

搞定3大狀況 克服寶寶分離焦慮〉也建議可以在熟悉環境裡跟寶寶玩遊戲,例如躲貓貓,或是杯中藏球,猜猜球在哪一個杯子裡,這些小遊戲都有助於讓寶寶理解暫時看不見的東西不等於消失,對於克服分離焦慮也會有幫助。

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?孩子,你為什麼哭著上學?〉則提醒,面對分離焦慮的寶寶,不建議使用情感威脅、處罰恐嚇、忽視寶寶情感的方式應對,這些也可能會加重寶寶分離焦慮的情況。

2歲、3歲還是分離焦慮怎麼辦?幼兒園分離焦慮的對策

有些孩子到2、3歲還是會因為分離焦慮而哭鬧,這也是正常現象,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「孕產婦關懷網站:幼兒2歲(第12週)」提到,平時可以安排練習的機會,例如媽媽告知要暫時離開之後讓其他家人陪著孩子,或是跟孩子在家中不同空間活動,漸漸讓孩子習慣身邊不一定有人的情況,過一下子或半天就回到孩子身邊,採取事前告知、準時回來的模式,會讓孩子比較有安全感。

這年紀也是許多家長會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時期,具有20年幼兒教育經驗的親子教養作家羅寶鴻老師、同時也是「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」0-3歲、3-6歲認證的專業導師,他在〈幼兒園寶寶的分離焦慮,爸媽要知道的事〉建議:

  1. 先找到一所自己信任的幼兒園,讓自己能夠感到放心。
  2. 在裡面找到信任的老師,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,以後才能放心將孩子交給他。
  3. 開始帶孩子認識未來要進入的新環境,例如在學校的下課時間,帶他去學校的戶外空間玩,或是進入教室參觀、認識園長、老師,建立良好的關係,給孩子對新環境的定位及安全感。
  4. 幫孩子做心理建設,告訴他進入新的環境裡面,會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,新環境是讓他學習、認識好朋友的地方,透過語言和親身體驗增進孩子對新環境的了解。
  5. 最後,去幼兒園的時候,家長要相信孩子、成為孩子強而有力的後盾,簡潔有力地跟孩子約定下課時就去接孩子,如果抱持不捨的心情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情緒。

牧村親子共學教室、國際蒙特梭利合格教師何翩翩老師也以自身在幼兒園的經驗,在〈上幼兒園了,孩子正處於分離焦慮中嗎?〉提醒8個分離焦慮的處理原則:

  1. 絕不輕言妥協,準時將孩子送到學校
  2. 不要告訴孩子只是出門走走卻帶他去上學,這樣會造成孩子的二度傷害
  3. 不要過度教孩子怎麼做,也不要哄孩子去學校只是去玩而已,讓孩子保有彈性
  4. 該走就不回頭,果斷跟孩子Say goodbye
  5. 避免在孩子回家後不斷追問在學校的狀況,讓孩子有時間消化,他們會在適當的時機主動與你分享
  6. 如果擔心孩子的狀況,或是對老師、學校有疑慮,都私下討論而不是在孩子面前
  7. 要說到做到,準時出現接孩子下課
  8. 你也要有自己的生活重心,安排好自己的生活,孩子才能踏出新的一步

大人(父母)也會有分離焦慮?避免惡性循環的對策

很多媽媽早上必須出門上班,但是看到寶寶在分別時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會自認不是個好媽媽,甚至覺得自己拋棄了孩子,陷入自責懊悔之中,許妮婷諮商心理師〈媽媽,妳也有分離焦慮嗎?〉表示,研究發現依附關係是雙向的,若母親(主要照顧者)過度焦慮,會和寶寶的情緒相互渲染,讓雙方的焦慮都變得更加劇烈,相對地,如果母親能提供安全穩定的支持給孩子,則雙方可以呈現正向成長,因此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症狀,對主要照顧者來說可能也是個探索自我的契機。

衛生福利部《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-家長照顧者手冊-0-6歲適用》則建議,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,照顧者可以先深呼吸先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,以正向的心態回應寶寶,以溫和的態度和語氣,跟寶寶說明要暫時離開的原因,約定要回家的時間即可。

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,對許多照顧者來說都是一大難關,對寶寶來說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,多安撫、抱抱分離焦慮的孩子,提供足夠的安心感,透過練習、遊戲的方式,讓分離焦慮的孩子逐漸習慣你不在他身邊的生活,給分離焦慮的孩子多一些時間,帶著他慢慢適應陌生人、新環境,你會察覺孩子的變化與成長!

分享來自:親子天下 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2374